學英文五階段--千萬別學英語

2015-01-11

千萬別學英語

學英文五階段

第一階段:打通耳朵完全聽清
第二階段:聽讀並舉掌握語法
第三階段:躍躍欲說出口成章
第四階段:自我領悟無典自通
第五階段:文化融通漸入佳境

“好啊。但是有兩個條件。
第一,不要懷疑;
第二,一個階段還沒有完成時,
絕不要開始下一階段。

開始第一階段:“打通”耳朵完全聽清

選擇1盤(再次強調是1盤而非1套)
適合自身英語水平的磁帶。
 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連續聽兩遍。
 要堅持天天聽,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直到聽清磁帶中的所有內容。

真的嗎?那為什麼要休息一天呢?“ “
這是由於人的大腦中有能夠存儲語言的特殊機制。
據我在德國時看過的醫學報告所述,
人的大腦在接收語言資訊時,
要經歷一個特殊的過程。
才開始分析、整理,最後再進行合理分類。
當接收的資訊連續不斷地湧入,
大腦就來不及把它們分門別類,
更無法進行正常的系統化整理。
所以需要休息一天。這就象搬家以後需要整理一樣。
” “您的意思是說,在大腦的某一部位,
會形成外語的專有空間,是吧?” “對了,
那個醫學報告書上也有這句話。
原來,人在剛剛出生時,整個大腦是軟軟的,
掌管語言的部位也分為好幾個空間。
可到了一定的年齡,這些空間就會被母語全部佔據。
這也就是年齡越大越難掌握外語,
而歲數越小越容易掌握且能同時掌握好幾種外語的原因。”


完全聽到”,顧名思義就是“聽到全部”的意思,
並不是“完全聽懂(理解全部)的意思”。
也就是說,能夠聽到由磁帶傳來的所有的“聲音”。
對每個單詞的發音都非常熟悉,
雖然聽不懂也不能準確地拼寫,但能模仿其發音,
這就算達到“完全聽到”的程度了。

完成第二階段:聽讀並舉掌握語法
做聽寫練習時,一句一句地聽。
即:聽完一句後,先按暫停,把剛才聽到的寫下來,
反復聽,直到完全聽清這句為止。
不會的單詞根據發音大致拼寫出來即可

儘量模仿磁帶的發音和語調,
從頭到尾大聲朗讀(不滿意的部分要再聽一遍磁帶重新朗讀)。
感覺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經能朗朗上口以後,便結束這一階段。

突破第三階段:躍躍欲說出口成章
用英英詞典查以前做聽寫練習時不懂的單詞。
把單詞的解釋和例句記下來,
若這其中還有不懂的單詞的話,繼續查詞典
查詞典要堅持查到沒有不懂的單詞為止。
大約查1個小時後,暫停查詞典,
並大聲朗讀通過查詞典整理出的內容
查在原文和單詞解釋中出現的所有不懂的單詞,
並一直朗讀直到完全吃透解釋和例句為止。

完成第三階段,人們將感覺到無需再查詞典了,
因為已經具備了豐富的辭彙。
同時對每個辭彙的用法也輕車熟路,
所以,也就等於掌握了句子的組織和構思能力。
總之,如果通過英英詞典掌握辭彙,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語。

征服第四階段:自我領悟無典自通
總之,隨著對文化理解加深,
你的英語水平也將不斷提高。
當你看美國影片時感情能自然地投入的話,
那麼你就可以結束第四階段了

☆英語的自動儲存能力 在第四階段,
會發生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
這種現象是自己的英語水平根據對方的英語
水平或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對方是快人快語的人,
自己的說話速度也變快;而對方是一字一句,
慢聲慢語的人,自己說話也會自然而然地吐字清晰。
當你達到這種水平時,你就具備了能夠自動儲存語言的能力了。
 事實上,被自動儲存的不只是語氣,單詞、
句式也將會一起儲存進你的大腦裏。你所見到的,
聽到的幾乎所有的英語都將進入你的腦海裏。
在你意識到“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這麼說”的瞬間,
對方的話就已經被原原本本儲存在你的記憶中了,
這絕對不是什麼無法實現的幻想。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語言習慣轉移”,
它在韓國語中也時有發生。例如,
如果辦公室裏有一個說話很幽默的人,
大家都會漸漸被他的語調感染。

第五階段:文化融通漸入佳境
準備1張最近的英文原版報紙(在美國發行的報紙)。
從社會版面挑選一篇短文章(1-2分鐘就能念完的)
,然後大聲朗讀。必須堅持到完全消化為止,
就好像自己成了新聞主持人一樣。
,當確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記住文章內容時,
把它像講一個故事一樣繪聲繪色地復述下來。
,能夠流利地誦讀時,再選第二篇文章,重複上面所講的方法
,看完一個版面後,就像第三階段那樣處理不認識的單詞
,把報紙上廣告,名人訪談,漫畫等所有的內容,
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學習。

要想掌握一門外語,恐怕只有這一個方法。
必須克服無聊和厭煩的心理,
必須犧牲幾個月的晚上,當然週末除外。
如果光憑一般的忍耐和覺悟,這條路是無法走到盡頭的



時間的投入與水平的提高並不完全成正比
“嗯,我忘了告訴你。英語水平提高的過程,
並不像一元方程座標圖那樣呈一條直線。
“語言能力雖然與投入的努力和時間成比例,
但其增長方式是呈階梯型的。
假設Y軸代表能力,X軸代表努力和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 ,X增大,Y值沒什麼變化。
“但此後的某一點上,x值不變,y值卻垂直上升。
飯後 ,又有一段時期,保持水平線。
之後這種現象會不斷重複出現。

語言本身就有一種在無意識狀態下自我領悟的傾向
孩子學說話的過程其實就是這樣。
這種方法最適合坐公共汽車或地鐵上班的人,
因為比起只是坐在車上或打嗑睡來,
這樣做大大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到時必須用英英詞典嗎?” “那當然,
英韓詞典的害處實在是太大了。
用英韓詞典當時可能覺得挺痛快,
但一旦形成了習慣,就永遠也不會達到‘用外語思維和會話的水平’

不會的單詞要查英英詞典 此時查詞典的目的只是為了確認如何拼寫,
並不是為了理解詞義。如果明白是什麼意思當然更好,
但更重要的是使發音和拼寫相一致。
如果用英英詞典實在查不到,也可以借助有關教材。
但相關教材一定要在最後時刻再拿出來翻閱。
不然的話,就無法瞭解自己對哪些發音還沒有熟練掌握,
對哪些發音有聽覺誤差。
通過查英英詞典和再一次聽磁帶的過程
可避免過於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聽力。
通過這種方法牢記自身聽力方面的不足,
可避免重複犯同樣的發音錯誤。
韓國 人最常犯的毛病,即分不清L與R的毛病,
也可以通過這個方法得以矯正。

有些辭彙只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存在,
而在韓國語中根本不存在。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歷史也不同,
所以這是很自然的現象。那麼,此類單詞就只能用和它接近的韓國語來代替,
在這個過程中意思就可能被歪曲。另一個問題是語言之間的微妙差異。
韓語中不是也有陰陽性的差異嘛?所以,把英語再翻譯成其他國家的語言,
必然不能完美地表達語言之間的微妙差異。英文中friend的解釋為“朋友”,
但有時候也可以解作“男/女朋友”的意思

 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出一本英韓詞典所要花費的時間,
沒有什麼比語言對時代的變化更為敏感的了,
所以說,如果編一本英韓詞典需要至少1年的時間,
用這本詞典所學的英語就等於是已經落後了1年的時間,人
們也許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正是由於人們持有這種想法,
所以,韓國英韓詞典的水平才得不到提高,
甚至還有距第一版已有10年之久的詞典。
而且很多人把這種詞典傳給兄弟姐妹,
甚至世世代代傳閱,不是嗎?節省固然好,
但對於英語學習來說,這絕對是不可取的。

“是啊,學生時代那麼專心致志地背過的詩詞,
現在已經幾乎忘得一乾二淨了。那還是用韓語寫的呢……“ “
但如果是那是自己寫的詩,又會怎樣呢?那當然就能記住大部分內容了
因為出版該詩集的前後你會無數次反復地誦讀。道理就在於此。也就是說,
說外語要成為習慣,這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吧。“ “習慣成自然,
就好比跳舞時動作瀟灑流暢,作畫時畫筆揮灑自如吧?“ “對,就是這個意思。
很熟練的話,手腳就會自然地做它們應該做的動作,
像學自行車或游泳一樣都是需要親身體會的
所以 ,隔很長時間,也照樣不會忘。對英語而言,
習慣成自然主要就是舌頭的問題。說話時,
如果舌頭的反應比大腦更快,就說明已經形成習慣 了。
我們說韓國語言不也是這樣嗎?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嘴裏卻在嘀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